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姓 > 安姓,安姓的来源,安姓历史,安的姓氏来历,姓安的名人

部首:宀

五行:土

读音: ān

结构:上下结构

笔画:6

部外笔画:3

笔顺: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点、撇、横

安

安姓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1232018年2014年114
2013年1122007年2006年110
1995年1201987年1091982年130
明朝元朝宋朝90
北宋79

安姓的来源和历史

一、ān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、景县,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内蒙古之乌海,江西之金溪,广东之高要,贵州之从江,云南之马关、陇川、河口等地有分布。汉、鲜、回、藏、壮、满、傣、彝、蒙古、傈僳、布伦、裕固、锡伯、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

1、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注云:“出自姬姓。黄帝生昌意,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。后入中国,以安为姓。”郑樵亦云:“安息王入侍,遂为汉人,故其族出凉州。”(按:《姓氏词典》将“黄帝生昌意,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……”断作“……昌意次子安、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……”故将其源分作二:或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姬姓,系黄帝孙安的后代”;或“以国名为姓氏。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留居不归者,以安为姓。”)(2)《魏书·官氏志》载:“安迟氏改为安氏。”此当出自鲜卑族。

3、或为康姓所改。《唐书》载:安禄山本姓康,冒姓安。“出自营州柳城胡人。”

4、藏族有“安温”氏,本部落名,以部为姓,省易为“安”。

5、明赐元人姓名:孟格,安汝敬;达色,安汝坚;牟尼沙克,安思谦。

6、山东德州之北营村有安姓,本苏禄国(今菲律宾)人,清雍正九年(1731年)正式入中国籍,因其信奉伊斯兰教,遂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。

7、为清代满族安德氏所改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8、现行傣族姓氏,今云南之孟连有分布,本非姓氏,乃姊妹排行第三个女儿之意。傣族女性在未有子女前,名字的构成为“排列+名”。三女为“安”,故为“安×”。遂有人依汉族姓名构成习俗称姓“安”。

9、裕固族有“天下头目都姓安”之说。为安帐文所改,安帐乃氏族名,或取其首音谐“安”而为单姓。

10、为达斡尔族“阿尔丹”氏所改,“阿尔丹”氏族名(哈拉),以之为姓。或取其首音谐‘安’而为单姓。

二、

安姓分布: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5%,为中国人口最多的120个姓之一。尤以河北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25%。安徽、河南等省亦多此姓。上述3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51%。

安姓起源:

1、古帝皋陶封于安(故城在今山西夏县西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。

2、汉时西域安息国(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)遣王子世高入中国,居洛阳,遂留中国,以国为氏。晋魏间迁安定,后徙辽东姑臧,又徙武威,隋时居凉州。又,相传黄帝之子昌意之次子安居于西方,自号安息国,故系出姬姓。此说系伪托。

3、河南安氏,系北魏时安迟氏所改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今本无此条,疑安迟为安息之异译。

4、柳城安氏,源出突厥胡,本姓康,唐时有名轧荦山者,其母阿史德氏,为突厥巫师,轧荦山随母嫁虏将安延偃,唐开元初延偃携其归国,轧荦山遂冒姓安,名禄山,后为唐河东节度使,叛唐潜称燕。

5、唐时回鹘人有安姓。

6、唐末五代时沙陀人有安姓,见《旧五代史》。

7、五代十国时后唐吐谷浑人有安氏,见《新五代史》。

8、唐时奚人有安氏,见《通鉴》。

9、明时赐元人孟格、达色等姓安。

10、明清时云南寻甸军民府土知府、马龙州土知州、沾益州土知州、乌撒军民府(今贵州威宁府)土知州、永善县桧溪阿兴土千户等均姓安,为彝族。又,彝族沙骂氏、村密氏、吉巴氏等汉姓均为安。今彝族多安姓(105、130)

安姓名人:

安成,汉时太守。

郡望:姑臧、河内、武威。

变化:唐时李抱玉本姓安,耻与安禄山同姓,改姓李氏,见《唐书》。

其他姓氏

Copyright 2008-2024 www.xdqm.Com 版权所有 | 浙ICP备2023017465号-1

声明: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与违规,请与本站联系,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,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2300424033@qq.com